茶叶的制作方法是什么

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 , 茶叶也分很多种 , 一般在南方 , 产茶叶的地方是比较多的 , 因为它的气候环境适合茶叶的生长 , 在北方就很少有 , 种植茶叶的地方 。那么我们大家对茶叶了解多少呢?对茶叶的制作方法了解吗?我们下面就来 , 认识一下茶叶是怎么来制作的呢?
1.筛分、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的鲜叶、晴天叶与雨水叶、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分别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 , 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 , 分别盛放 。
2.摊放、将筛分后的鲜叶 , 依次摊在室内通风、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 , 厚度宜(5~10)cm , 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 , 晴天叶或中午、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 , 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 , 室内温度在25℃以下 , 防太阳光照射 。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(2~6)h为宜 , 待青气散失 , 叶质变软 , 鲜叶失水量10%左右时便可付制 , 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。
3、生锅
【茶叶的制作方法是什么】采用炒茶专用铁锅 , 锅口面直径84cm(事先磨洗光滑无锈) , 生锅呈35°左右倾斜 , 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 , 便于操作 , 后壁高1m以上 , 与墙贴合 。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 , 锅温宜(140~160)℃ , 每锅投鲜叶量500g左右 , 以手掌心试探锅温 , 掌心距锅心(3~5)cm , 有烫手感即投鲜叶 , 用茶把(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)稍快反复挑翻青叶 , 经(3~4)min , 待青叶软绵后 , 用茶把尖收拢青叶 , 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(将杀青适度的茶叶 , 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) , 动作由轻、慢逐步加重、加快 , 不时抖动挑散 , 反复进行 。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 , 初步形成泡松条索 , 嫩茎折不断 , 然后用茶把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 。生锅历时(7~10)min , 茶叶含水率约55%左右 。雨、露水鲜叶 , 火温提高(10~15)℃ , 勤翻多抖 , 嫩叶水分较多 , 火温稍高 , 动作宜轻 。
4、熟锅
与生锅规格一致 , 与生锅并列排列 , 呈40°倾斜 。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 。锅温(80~100)℃ , 开始仍用茶把操作 , 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 , 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 , 继续“裹揉” , 不时挑散 , 反复进行 , 约(3~4)min后 , 茶条进一步紧缩 , 茶把稍放平 , 进行“赶条” 。待茶条稍紧直 , 互不相粘时 , 即用手“理条”(掌心向下 , 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“八”字形 , 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 , 稍向内弯曲 , 成抓东西的虎口状 。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 , 以抓满手心为宜 。然后于锅心10cm高左右 , 手腕使劲 , 将手中部分茶叶从“虎口”甩出 , 撒开抛到茶锅上沿 , 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) , 如此反复进行 , 逐渐形成紧细、圆直、光润的外形 。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约(7~10)min , 含水量30%左右时 , 立即清扫出锅 , 摊在簸箕上 。
上面介绍的这些就是茶叶的制作方法了 , 我们这这些 , 方法有所了解了吗?好的茶叶是要经过千万种过程才能完成的 , 所以对于很多茶农来说 , 你到了茶叶丰收的季节 , 是他们既辛苦 , 有幸福的事情 。有了他们的辛苦我们才能喝上不同种类的茶叶 。所以我们也要感激这些人的辛苦劳作 。

    推荐阅读